嵌入式培训
达内IT学院
400-996-5531
此前,因为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,在国内一贯低调的Arm成为了全网关注的焦点。最近,英伟达宣布将支持基于Arm的CPU,用于构建百万兆级AI超级计算机。关于这家公司的话题,似乎更多都在围绕芯片IP而进行。
但就在近年科技公司纷纷转型IoT的阵型中,Arm也没有掉队,甚至是排在前面出发。
2013年左右,因为预感到智能手机增长趋势终将放缓,以及IoT商机的产生, Arm率先投入到物联网。
2018年,Arm布局物联网的步伐开始加快。6月收购物联网连接管理技术公司Stream Technologies;8月收购企业数据管理领导厂商Treasure Data,并将其和内部产品进行融合,推出物联网管理平台Pelion;11月又推出新的物联网操作系统Mbed Linux OS……Arm围绕物联网所做的动作举措也着实不少。
对此,物联传媒记者在深圳采访了Arm物联网服务集团中国区负责人陈曦、Arm首席物联网技术顾问周志胜,旨在揭示Arm独特的物联网布局思路。
全文内容丰富,将从以下6点展开:
1. 物联网事业从IP基础上发展起来
2. Arm物联网三大关键词:操作系统、管理平台、安全
3. 与中国联通的合作
4. 物联网行业面临的挑战
5. 要做底层技术提供者
6. 2035年1万亿台联网终端的愿景
一、物联网事业从IP基础上发展起来
记者:现在大家的关注大多是在芯片IP,Arm实际的业务组成是怎么样的?
陈曦:Arm全球主要分成两个大的事业群,IP事业群(IPG)和IoT服务事业群(ISG)。前者负责与传统IP相关的业务,后者则把目光放在服务全球的物联网相关客户及合作伙伴。
记者:什么原因促成了Arm进入物联网?
陈曦:开始的时候,在芯片IP领域,比如有cortex-M这样的处理器系列,具备低功耗、小体积、性价比高的优势,能够给物联网场景提供很好的支撑。
后来随着算力的进步,设备端、边缘端、云端的应用显著增长,合作伙伴对能够支撑这些应用的操作系统、云平台的直接需求开始增多。基于充足的市场了解及对市场需求的分析,Arm逐步形成更为完善的物联网行业解决方案,至今形成了芯片IP、操作系统以及云平台服务这样的产品体系。
二、三大关键词:操作系统、管理平台、安全
记者:关于Arm物联网操作系统的介绍。
陈曦:针对不同类型、不同资源配置的物联网设备,Arm推出了两款不同的操作系统:Mbed OS和Mbed Linux OS。Mbed OS面向一些资源比较受限,希望能够用简单快捷的方式满足连接、安全以及应用开发需求的设备;Mbed Linux OS面向网关、摄像头、工业电脑这类资源配置更加丰富的设备,方便用户集中开发高附加值的功能。
周志胜:Mbed OS是开源的,已经和160多种不同的芯片平台做好了预集成,大幅降低了开发难度,缩短开发时间。
记者:Arm Pelion物联网平台有哪些功能?
陈曦:主要可以分成三个层面。
第一层是连接管理,与运营商广泛合作,支持多种设备类型、多种蜂窝网络连接方式,用安全、低成本的方式连接物联网设备。
第二层是设备管理,支持多种部署选项、云供应商、设备制造商和通信协议,减少管理多种设备的复杂性。
第三层是数据管理,使来自物联网设备的可信数据和相关企业数据能够被访问,实现对数据的清洗、建模及分析。
记者:现在看平台,其实连接管理和设备管理是比较多的,大家都有这个功能,Arm有没有实现一些差异化?
陈曦:最核心的差异点在于安全的部分。
以设备管理来说,Arm能够非常深入地管控到设备底层的安全。从芯片端到云端,保障设备整个生命周期的安全,这是很多专注于云端的平台厂商无法做到的。
在连接管理层,Arm对eSIM的支持也十分具有特色。用户可以方便、安全地在管理平台中完成身份的切换和管理,保障该过程不被泄露、误操作和替换。
周志胜:物联网是一个非常碎片化的市场,能够像Arm这样把众多应用场景都包括进来的平台,其实是不多的。我们是一个通用的平台,可以满足不同物联网应用场景的需求。
记者:数据管理是近来新推出的功能?
陈曦:数据管理平台是Arm去年新引入的一个产品单元。它的优势是能够兼容不同来源的数据,包括终端设备数据,也包括ERP、PLM、CRM等企业系统相关数据,这些数据在融合之后,将直接为客户带来商业上的巨大收益。
记者:这项功能已经在国内有所应用吗?
陈曦:这部分暂时还没有在中国国内落地,但在海外已经产生了丰富的案例,有出海需求的企业可以咨询参考。
记者:Arm物联网平台对终端架构有要求吗?
周志胜:Arm物联网平台可以对接任何不同架构的终端,包括Arm架构和非Arm架构。
但物联网很大一部分工作来自于设备集成。如果Arm已经与芯片厂商做了很多功能的预集成,用户就可以直接拿过来用,市场推动会更加迅速方便。
三、与中国联通的合作
Arm首席执行官Simon-Segars与联通物联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晓天
记者:Arm物联网解决方案应用在了哪些领域?有哪些标杆客户产生?
陈曦:如前所说,Arm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没有太多行业限制。对于当下比较热门应用场景,Arm都有能力提供具体的支持。
在公用事业领域,Arm为韩国电力公司(KEPCO)提供包括芯片IP、操作系统、云端设备管理、安全等在内的技术服务,推动韩国电力旗下的智能表计系统升级改造。
在智慧城市领域,比利时Alphatronics公司基于Arm Mbed OS和Pelion物联网平台开发了可远程监控、智能管理的废物收集箱,实现了安全的设备和数据管理。
在资产管理领域,Arm与全球知名的供应链企业合作,通过提供Arm设备管理相关技术,提升获取设备位置信息的准确度,降低企业运维成本。
今年2月,Arm宣布与联通物联网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署长期合作协议,将基于Arm Pelion设备管理平台、Mbed OS进行紧密合作,扩大物联网重点应用领域。
记者:与中国联通有哪些合作内容?
陈曦:在技术层面,我们为联通提供Arm设备管理平台私有化部署的解决方案,提供设备管理的能力;在生态方面,基于双方对物联网产业的认知,共同形成涵盖芯片IP、芯片、模组、软件开发、应用等的一个完整生态链;在产业层面,通过这样融合的技术,服务更多的中国客户。
记者:联通物联网有很多合作伙伴,Arm的定位在哪里?
陈曦:在联通物联网平台中,Arm负责提供设备管理平台技术支撑。
记者:在中国区是否还将开展与其他科技公司的合作?
陈曦:Arm在中国的合作方式是开放的,希望与中国本土的企业探讨多样化的合作模式。任何对Arm这样通用的平台能力有诉求的企业,都有可能展开合作。
记者:一些中小企业也可以吗?
陈曦:我们的生态里面已经有中小企业。我们相信中小企业本身有非常独特的市场认知,或者应用方案,或者对应的设备。通过搭建一个标准统一的技术平台,大家可以形成一个能力的互补,一起做生意。
四、物联网面临的挑战
记者:站在Arm角度,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有什么不同?
陈曦:首先,物联网设备端的要求和移动端是有相似的,比如对功耗、对体积、对成本的要求,但这三部分的要求其实比移动端更加极致;其次,物联网有自身非常鲜明的特点,包括碎片化、较长的供应链,这里面的内容要远远多于移动互联网产业。
记者:如何将优势延续到物联网行业?
陈曦:对Arm来说,非常感谢市场给予的机会,使得公司实现了非常高的移动端芯片IP占有率。在物联网时代,Arm希望能够融合芯片IP的优势,融合操作系统、云平台等技术服务,形成一定的聚拢,弥补物联网的碎片化。
同时,Arm坚信安全是限制物联网大规模部署的一大挑战,所推出的物联网安全相关功能,目的就是在于增强物联网的互信,稳定产业发展的基础。
记者:物联网行业面临哪些挑战?
陈曦:在初期,要面临过于碎片化、规模化困难、成本居高不下的挑战;往后,要考虑怎么解决安全的问题,建立连接的互信;最后还要回到对数据的理解上,如何更好地采集、分析、利用数据,这是中后期的挑战。
记者:物联网从业者需要面临哪些挑战?
陈曦:怎么让物联网这项门槛并不高的技术,成为一件非常有商业价值的事。我觉得这是现在所有物联网创业者面临的一大挑战。
虽然从事物联网的创业者很多,但身处供应链中的一环,常常忽视对整个产业链全景的了解。类似智能家居单品要向全屋智能演进,物联网不是要做烟囱式的解决方案,而应该突破单一的产品诉求,融入到场景中,去扩展对应用的理解。
记者:Arm将对此进行推动吗?
陈曦:我觉得这是市场给到Arm的一个机会。一个完整的生态才能带动大规模的商业化部署。市场中拥有完整视角和完整能力的公司,其实真的不多。
五、要做底层技术提供者
记者:和5G相比,物联网是不是显得过于平淡?
陈曦:我觉得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。物联网已经基本完成了各方面的原始积累,包括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连接方式,各种类型的云平台,对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的理解,我相信在不断的演进。
记者:下一步怎么做?
陈曦:下一步就是把这些渐趋成熟的技术应用到不同的行业领域。
记者:对物联网创业公司有什么建议?
陈曦:其实任何一个产业渐趋成熟的标志是一样的。基础技术的部分由少数几家企业完成,大部分的企业应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差异化的行业应用,在真正能够实现商业价值的部分进行投入。
另外,我们还需要推动一些相关的行业共识和框架,基于这些框架,我相信从业者们能够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定位,找到去努力的方向。
记者:Arm对自己在物联网产业中有什么定位?
陈曦:Arm一直以来都是非常中立的,本质上是一个技术提供方,希望跟产业链上下游的伙伴们进行合作,为大家提供底层的技术支撑,为市场的成熟与演进作出贡献。
周志胜:Arm一直是一家技术性的公司,不管是做IP还是做物联网服务。
六、2035年1万亿台联网终端的愿景
记者:应该如何理解与期待这项愿景?
陈曦:在1万亿这个数量级里面,我们相信绝大部分将是物联网设备,它的数量将远远大于目前看到移动终端和PC。
但有一点需要澄清,这个愿景不光是Arm要实现的愿景,而是我们各行各业的小伙伴对未来物联世界的一个期许,一个期待。
免责声明:内容和图片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填写下面表单即可预约申请免费试听!怕钱不够?可就业挣钱后再付学费! 怕学不会?助教全程陪读,随时解惑!担心就业?一地学习,可全国推荐就业!
Copyright © 京ICP备08000853号-5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508号 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Tedu.cn All Rights Reserved